一、人文學的思考方式與天文學的異同 | 1.當今世界是如何形成的? 2.現代性的誤導。 3.歷史是前進、停滯,抑或是倒退? 4.回望歷史與仰望星空一樣,都只能看到遠方的微光。 |
二、世界的地緣版塊(一):中央乾燥區,歐洲半島區 | 1.璀璨古文明如何變成伊斯蘭世界? 2.被遺忘的阿拉伯帝國。 3.羅馬的烙印與雅典的哲思。 4.歐盟真的會崩解嗎? |
三、世界的地緣版塊(二):北方草原區,東亞溫暖區 | 1.草原之路與絲綢之路。 2.游牧民族統治為何難以長久? 3.群雄爭霸、逐鹿中原。 4.改革開放真是經濟奇蹟嗎? |
四、世界的地緣版塊(三):印度半島區,中南半島區 | 1.一再被推倒與重建的歷史。 2.印度能與中國大陸競爭嗎? 3.海與陸交會的富饒之地。 4.東南亞的經濟為什麼是華人主導? |
五、世界的地緣版塊(四):日本島區,海洋爭霸區 | 1.孤懸海外的小天下。 2.日本還會長期停滯嗎? 3.全球商貿航線的對接與爭奪。 4.美國還能有領導優勢嗎? |
六、以部族為單位觀察歷史 | 1.人類社會的自然組成形式。 2.統治更替,而社會基盤兀自演化。 3.凝聚核心的演變。 以庫德族、瑞士人、漢人為例。 |
七、區域統合的模式 | 1.地理與人文屏障,形成真實的界限。 2.版塊邊緣的緩衝區。 3.統合與自主的力量並存。 討論:英國為何想脫歐? |
八、為何會選擇戰爭? | 1.戰爭之所以會發生,誤判是最普遍的藉口。 2.先發制人的迷思。 3.大國崛起,然後呢? 討論:反恐戰爭的後續影響。 |
公民參與週 |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|
十、國力方程式 | 1.資本、貨幣與財富。 2.人口、人力與人才。 3.系統性提取與社會結構的能量。 以信託、證券交易所、科舉制度、專利權保障為例。 |
十一、人類社會的進步,是有模式可循的 | 1.市場機制。 2.匯聚機制。以北宋商品經濟的繁榮為例。 3.不同社會間的相互啟發。 以英格蘭轉向重商主義,明帝國吸納西班牙白銀為例。 |
十二、社會之所以陷入停滯,也是有原因的 | 1.思想被禁錮:宗教法庭、文字獄、與資訊的霧霾。 2.人口紅利的路易斯拐點。 3.中等收入陷阱與「N曲線」。 |
十三、個人需求疊加成社會總體的追求 | 1.關於需求的不同觀點。 2.世代需求理論。 3.幸福感的來源。 |
十四、創新是如何開始的? | 1.思想、知識的創新:以大學的演進為例。 2.科研、技術的創新:以鐵路科技的演進為例。 3.美感的創新:以瓷器的演進為例。 4.創新的生態是可以建構的。 |
十五、當代經濟的邏輯 | 1.政府的角色與央行的角色。 2.量化會造成偏差嗎?以經濟成長率(GDP),零利率政策為例。 3.單獨強調經濟目標的後遺症, 討論:公共債務的失控、依賴熱錢,與匯率貶值。 |
十六、案例討論:中國、日本、德國的選擇 | 1.從洋務運動之前談起。 2.從明治維新之前談起。 3.從法蘭克福國民會議之前談起。 |
十七、課程結語與心得討論 | 1.必然或是偶然? 2.歷史是追求與回應的軌跡,是人類社會與群體行為種種可能性的真實展示。 3.世界觀來自於歷史感。 |
成果展準備週 | 回顧、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|